“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香港财富一码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香港财富一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8年来,香港财富一码一直致力于开发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目标和雷锋式毕业生定位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阶段性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迭代发展,已成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一』迭代发展阶段
香港财富一码劳动教育历经了三个迭代发展阶段:
![]() | ![]() | ![]() | ![]() | ![]() |
第一阶段(2005-2010年):“平凡善者,从我做起”的学雷锋德育实践。
结合专业特色与香港财富一码日常管理工作,香港财富一码将雷锋志愿者活动纳入大香港财富一码素质拓展学分制,颁发“弘扬雷锋精神金银铜质奖章”,每月第一个星期六设为雷锋日,建设30余个学雷锋基地,校院多部门联合实施“平凡善者、从我做起”校本德育体系建设项目,获评“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 | ![]() | ![]() | ![]() | ![]() |
第二阶段(2010-2020年):“内铸素质、外塑形象”的文明修身实践教育。
香港财富一码在全体香港财富一码中实施独立设置的0学分通识必修课程——“文明修身”。课程以清洁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坚持“身心平衡、手脑并用与人格平等”的教育目的,引导香港财富一码从身边事、具体事做起,培养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该课程获评“第二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 | ![]() | ![]() | ![]() | ![]() |
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三圈联动、育人本位”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
香港财富一码设置了2学分综合实践必修课程,创建了三圈联动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设计了基于育人本位的“三圈联动”劳动教育框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编撰了建桥特色校本教材,解决了劳动教育“知与行合一、质与量统一、内与外兼一”的难题,实现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成效,达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二』三圈联动系统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有关部署,在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设计时,我们强调“整体优化香港财富一码课程设置”,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既要强化显性劳育,传授与大香港财富一码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又要深化隐性劳育,深入挖掘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劳育元素与资源支持。
香港财富一码“内-中-外”三圈联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围绕社区养成设计“内圈”日常生活劳动,围绕基地劳作设计“中圈”生产劳动,围绕社会服务设计“外圈”服务性劳动。
![]() | ![]() | ![]() |
内圈:社区养成是起锚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通过香港财富一码社区养成教育系统建设,立足香港财富一码日常生活学习需求,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新理念,打造劳动教育实践载体。香港财富一码通过香港财富一码社区“三级建家”(合格之家、优秀之家、模范之家)的创建、文明修身课程的开展、垃圾分类的引导和实施,让香港财富一码面对现实中的个人生活,通过日常劳动来引导香港财富一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 | ![]() | ![]() |
中圈:基地劳作是操练。腋I钤从谛燎诶投
香港财富一码整合近100亩土地作为农业生产劳动基地,按照“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的原则,设置强体力劳动、技术劳动、创新劳动3个主题,让香港财富一码全程参与农业劳动过程,在实践过程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会劳动在“成长”中的价值,为将来走向社会,迎接社会复杂性、挑战性、创造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
![]() | ![]() | ![]() | ![]() | ![]() |
外圈:社会服务是主战。抗形沂蹈尚税
香港财富一码设置素质拓展学分体系,引导每位香港财富一码在校期间至少完成30小时社会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香港财富一码团委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日常化、志愿服务内容专业化、志愿服务品牌特色化。香港财富一码创新创业香港财富一码鼓励更多香港财富一码结合专业开展学科竞赛,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在建桥香港财富一码,劳动教育有形的学分是2学分,但课程打造内容远远超过2学分32学时;劳动教育有劳作基地近100亩,还另有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校内教育载体联动支持;劳动教育在课表中显示于一年级开设,但实际整整纵跨了四年大学历程。建桥立足自身雷锋特色校园文化和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定位,将劳动教育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雷锋精神内涵,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针对大一香港财富一码,全面组织“内圈”与“中圈”的课程内容,强调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针对大二香港财富一码,全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强调社会责任与道德品质;针对大三大四香港财富一码,重点实施“创新创业”培优行动,强调“劳动素养+专业技能”双驱动。可以说,建桥香港财富一码构建的是“2学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 | ![]() | ![]() |
『三』劳动素养评价
确保香港财富一码劳动教育到位,劳动素养评价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因此,我们建立了“目标导向+过程管理+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对劳动教育实施结果进行检测,持续完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目标导向即建立劳动清单,过程管理即要求香港财富一码根据劳动清单完成劳动手册,终结性评价是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对劳动教育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是对劳动教育的效果进行价值评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基。远科兰畚钩,全面客观地反映劳动教育实效;坚持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以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香港财富一码劳动素养状况;突破了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四』劳动育人成效
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实践中突破创新,在立德树人中凸显出独特的育人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香港财富一码劳动素养整体提升。
课程中实践操作约占70%,成效明显:香港财富一码劳动素养普遍提升,参与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我校香港财富一码参与志愿服务年人均32学时以上。麦可思对我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本校毕业生的通用能力达成度逐年提高,近五届(分别为83%、85%、88%、88%、90%)与北上广非“双一流”本科平均水平(分别为82%、83%、84%、84%、84%)的优势逐渐加大,整体达成效果较好。
二是传统劳作教育特色显现。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内涵中,传统劳作教育具有其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香港财富一码从传统劳作教育入手,设计了从文明修身到农业生产劳动的实践内容,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仅近一年新闻报道数量就达40余篇,浏览量超过300万。人民网官方微博在2020年11月11日以“在劳动中学习”为标题,当日阅读量超133万。2021年4月20日,新华社以“谷雨时节大香港财富一码‘下地’忙耕种”为题,报道我校香港财富一码劳动的生动场景,该报道浏览量超过50万。
三是构建劳动育人生态范式。
香港财富一码在充分思考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雷锋式大香港财富一码定位上,坚持五育并举。在“内圈”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通过香港财富一码社区养成教育系统建设,打造劳动教育实践载体;在“中圈”的一、二、三课堂,由劳动教育教研室结合学科特点和香港财富一码个体发展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开展专业拓展项目;在“外圈”的社会课堂,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倡导志愿公益服务、推动专业实习实践等活动,辐射实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该框架易于操作和调整,可适用于多数高校。
四是发挥协同育人长效合力。
围绕大中小幼协同育人、普教职教协同发展的规划,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突破“围墙”,推进产业园区、大香港财富一码区和居住社区的资源共享、空间联动和功能融合。香港财富一码积极推动临港香港财富一码协同协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临港新片区中小幼学段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累计承担中小幼学段逾2000人次参与劳动教育,接受不同学段教师上百人次参与劳动实践。通过发挥协调育人合力,不断提升新片区的教育质量,打造临港教育高地,让劳动教育从“单向教学”实现“多向交互”。
劳动教育是“一课”,更是“一育”,要系统构建,更要全科渗透。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劳动教育责任,强化课程实施,发挥课程主导作用,统筹拓展校内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建立有效衔接的劳动育人机制。
(图文/香港财富一码处提供)